首頁 > 產品資訊 > SONY > 廣播/專業級內容創作產品 > 專業相機 > 專業相機
分享到
ILME-FX3A
全片幅數位相機
結帳方式:信用卡 / ATM / 貨到付款
放入購物車 購物車清單
◎3000元以上免運費
功能特性:

1.具備超高讀出速度的感光元件:背照式全片幅Exmor R™ CMOS感光元件具備超高資料讀出速度,以及高感光度和寬廣的動態範圍。進階分色濾光片陣列能夠精準重現色彩,焦平面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大幅提升自動對焦的穩定性和精準度,有助於締造絕佳的影像品質。

2.高性能影像處理器:BIONZ XR™影像處理器專為高速處理所設計,可將延遲降到最低,同時提供令人驚豔的即時處理功能。處理器可即時處理自動對焦、影像辨識和影像品質調整,並同時處理資料傳輸、使用者介面和其他攝影機操作功能。

3.高感光度,寬廣動態範圍:全片幅感光元件將感光元件的輸出最佳化,進而在攝影機的感光範圍內實現低雜訊的高感光度。高達409,600的ISO擴充範圍令人驚艷,即使在低光源環境中也能捕捉清晰的影像。高達15+級的擴充動態範圍,不會出現突兀亮光。攝影機的高感光度和寬廣動態範圍相得益彰,合力提升後製的靈活度。

4.4K高影格率120 fps錄製:感光元件及強大BIONZ XR處理器的高速讀出功能,可以在錄製高達 120 fps的全片幅4K (QFHD)影片時使用自動對焦功能。即便使用高影格率,仍可使用全像素讀取捕捉4K (QFHD)影像,不須合併,進而產出清晰的後製慢動作畫面 (與即時速度相比,慢速設定高達5倍)。高精準自動對焦甚至可於拍攝慢動作的同時,實現絕美的全片幅散景效果。

5.S-Cinetone™廣受好評的劇院級色彩:使用攝影機即可直接捕捉電影級色彩。S-Cinetone經過最佳化,可呈現自然膚色和中階色彩,具備柔和的亮部漸層,可生動地描繪主體細節,省去後製階段調色工作的麻煩。

6.All-Intra內部錄製:除Long-GOP影格間壓縮之外,也支援內影格(All-Intra)錄製。XAVC S-I錄製會以高達600 Mbps的高位元率獨立壓縮每張影格,因此很適合捕捉複雜動作,為後製提供充分彈性和最佳播放性能。

7.具有高壓縮效率的HEVC轉碼:XAVC HS格式錄製採用MPEG-H HEVC/H.265轉碼,使壓縮效率提高約一倍。與普通的4K XAVC S格式相比,XAVC HS格式可以採用與4:2:2色彩取樣相似或更低的資料率,錄製更精細的10位元影片,產出更佳的影像品質和可輕鬆管理的檔案大小。

8.仿電影影格率24p進行DCI 4K錄製:可以多種格式進行拍攝,滿足多項拍攝需求。也可以選擇電影拍攝中常用的XAVC S-I DCI 4K (4096 x 2160)格式。選擇XAVC S-I DCI 4K時,可以選仿電影影格率24p (24.00p)作為錄製影格率。

9.16位元RAW資料輸出:可透過HDMI Type-A端子將16位元RAW資料輸出到外接紀錄器,進而帶來更佳的影像品質,並能在後製時進行更靈活、更有效率的剪輯工作。RAW 視訊輸出是來自具備4,264 x 2,408 [16:9]解析度的全片幅感光元件,以符合4K (QFHD)或DCI-4K17工作流程,並採用選定的影格率(59.94p/50p/29.97p/25p/23.98p)。

10.新的S-Log拍攝模式可最佳化影像品質:提供三種模式支援以S-Log3 gamma曲線功能進行錄製。用於Sony高階Cinema Line型號的Cine EI,可提供寬廣的曝光寬容度和超凡的影像品質。Eine EI Quick根據所選曝光指數(EI)自動切換相機的基本ISO來簡化設定步驟。靈活的ISO為曝光設定提供了最大的彈性運用。此外,Sony的s709、709tone和ITU709已新增至可用的LUT預設中。

11.代理檔案錄製可提高編輯工作流程的效率:低位元率HD代理檔案能同時以高位元率格式如 XAVC S-I 4K進行錄製。在最終產出影片前,可以使用這些檔案較小的代理檔案進行剪輯和預覽。進而減少電腦的負載,使工作流程更快速且更有效率。代理檔案可用於10位元XAVC HS (1920 x 1080)或8位元XAVC S (1280 x 720)格式拍攝。

12.運用創意外觀拓展視野:外觀模擬攝影機內建的專業監控與後製工具。攝影機內建創意外觀預設設定可供選擇,每種預設設定都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進一步調整色調、色彩深度、亮度、對比度和銳利度等個別參數設定,加以自訂。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偏好微調預設外觀,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設定登錄為自訂外觀。

13.10位元HLG圖片設定檔:HLG (Hybrid Log-Gamma) HDR圖片設定檔搭配寬廣色域BT.2020,可以直接在相容的電視上播放HDR (HLG)影像。影像效果栩栩如生,能細膩呈現陰影和亮部,接近肉眼視覺所見,也比較不會發生畫面過黑或過白的情況,且完全不需要調色。特別是在以10位元格式錄製時,能夠重現一定程度的精細階調與出色逼真的細節。

14.彈性曝光模式:在彈性曝光模式下,可以分別將光圈、快門速度與ISO設為自動和手動模式。只要輕按個別的自訂按鈕便可啟用鎖定功能,也能將相關控制設定鎖定,避免在意外動到轉盤或滾輪時造成設定變更。只要輕鬆使用前後轉盤或頂端面板的轉盤,便可以控制常用的光圈與ISO。

15.在拍攝影片時,高速混合式自動對焦能提供可靠的對焦功能:高速混合式自動對焦結合了焦平面相位式偵測和對比式偵測自動對焦,因此能夠以淺景深大範圍,高度精準流暢地追蹤快速移動的主體。自動對焦轉換速度和自動對焦主體切換感度參數,使得對焦控制更具彈性,滿足專業使用者的需求。

16.快速、簡單且可靠的即時追蹤與人眼追蹤對焦功能:對焦控制快速且直覺化,確保可充分運用強大的自動對焦技術,盡情揮灑創意。即時追蹤可分析主體的色彩、樣式和深度,對於單獨拍攝有很大的幫助。在拍攝人物時,即時人眼追蹤對焦功能讓電影製作變得更輕鬆,尤其是在拍攝需要使用穩定器的畫面,或任何需要依賴自動對焦功能的畫面時。

17.變形鏡頭的消除擠壓顯示:使用變形鏡頭拍攝時,可以根據裝上的變形鏡頭比例,在選單中選擇一種消除擠壓比率 (1.3倍或2.0倍),以便在LCD螢幕上顯示經過水平校正的影片。

18.可選擇快門角度和速度:使用者可以在顯示快門速度或快門角度之間切換,以便流暢且熟悉地進行攝影。

19.對焦呼吸補償:開啟呼吸補償功能後,使用相容的鏡頭時,可以拍出影像更穩定的影片。在後製過程中,還可以記錄呼吸中繼資料,以搭配最新Catalyst Browse/Prepare Plugin外掛程式的補償功能使用。

20.快速、簡單的觸控對焦控制:還配備觸控對焦控制功能,只要觸控LCD螢幕,就可以選擇特定點精準進行對焦。透過觸控操作執行對焦轉移相當快速、簡單且直覺,確保可充分運用強大的自動對焦技術,盡情揮灑創意。

21.機身內建光學影像穩定系統,可用於手持拍攝:透過最新的高精密度穩定元件、陀螺儀感應器和經最佳化的影像穩定演算法,Optical SteadyShot™光學防手震動態模式,可以精準提供4K影片錄製的光學影像補償,甚至也適用於步行中拍攝。這款攝影機的穩定度前所未見,搭配其輕巧尺寸和高行動性能,讓創作者即使只使用攝影機也能進行拍攝。

22.XLR轉接器與數位輸入,提供高品質音訊:握把包含兩個獨立的全尺寸XLR接頭(XLR/TRS組合),可透過MI智慧型配件熱靴(MI)及數位音訊介面,連接外接專業麥克風。有三種錄製格式可供選擇,包含24位元4聲道。

23.HDMI Type-A輸出與監控選項:搭載耐用且多用途的HDMI Type-A插孔,可以將影片同時輸出至攝影機的LCD螢幕、連接HDMI的外接錄製或監控裝置。

24.順暢無阻的4K 60p錄製體驗:搭載創新的散熱結構,包括獨特的Sony Σ形石墨合金散熱器,可用於進行不受干擾的4K 60p錄製作業。內部經過完整重新設計,使通風設計與散熱器位置達到最佳化。靜音風扇可於必要時維持通風,讓創作者能以完整解析度持續進行錄製作業,結構上也將進氣和排氣作出區隔,藉此維持絕佳的防塵防滴保護。

25.在影片錄製時,提供錄影示意燈與標示功能:機身正反面皆設置訊號燈,且攝影機上方還配備 LED燈的REC按鈕,可與訊號燈搭配使用。此外,在影片錄製過程中螢幕上將顯示紅色外框,即使在裝上承架或穩定器而難以看清楚螢幕的情況下,也能立即確認錄製狀態。可以為特定應用程式開啟或關閉燈光操作。

26.適合專業影片創作者的自訂按紐:創新的無反光鏡設計便於攜帶,且不犧牲專業操作性。常用控制功能位於頂端面板,並且配備許多自訂按鍵和選單,可協助創作者簡化戶外的工作流程。在諸多情況下,例如需要單手控制攝影機,或是得使用挑戰級的拍攝角度和鏡頭操作,都能呈現專業成果。

27.提供多種變焦操作,滿足創作需求:變焦桿位於握把頂端,便於操作電動變焦鏡頭。此外,創新的清晰影像變焦功能可以在使用最少設備的情況下,提供實用的視角選擇。創作者也能調整變焦速度以符合各種操作需求,例如在快速記錄時重新構圖,或刻意運用電影變焦手法。

28.無須提籠即可安裝配件:五個1/4-20 UNC螺絲安裝孔可將配件牢牢固定在攝影機機身上,不需要安裝提籠。隨附的XLR握把還提供三個額外的安裝孔。因此經過最佳化的系統可帶來出色的行動性能,適合進行手持攝影,在快速作業的製作中也能進行快速設定。

29.觸控式選單,具備以工作流程為基礎的導覽功能:因應來自專業攝影師和影片攝影師的要求,精心打造的選單結構能提升電影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選單標籤位於顯示幕左側,而參數組以及與選取標籤相關的參數則位於顯示幕右側。最多可以同時顯示三種等級,使選單結構更加一目瞭然。觸控式選單操作讓創作者能快速、直覺地操控。

30.多角度螢幕可增加相機角度的調整彈性:配備可平開的多角度LCD螢幕,無論是手持或使用防手震穩定器拍攝影片,均可以旋轉螢幕以精準構圖,或用有趣的角度拍攝。這款攝影機的螢幕甚至可以旋轉,讓拍攝主體直接觀看畫面,或用來捕捉低角度的精彩畫面。具備約236萬點的3.0型LCD大型觸控面板,可帶來高可見度與清晰度。

31.兩個與CFexpress Type A相容的媒體插槽:兩個媒體插槽與CFexpress Type A記憶卡和 SDXC/SDHC記憶卡均相容,且支援UHS-I與UHS-II的速度等級。CFexpress Type A記憶卡是輕巧儲存裝置的新標竿,具備高讀寫速度,適合用於高位元率的4K影片錄製。配備雙插槽,可支援接續與同步錄製作業。

32.可靠、耐用且輕巧的結構:兼具高耐用性與行動性,主攝影機的機殼、上蓋、前蓋與後蓋皆採用輕巧堅固的鎂合金材質,而鏡頭接環處裝有六個螺絲釘,可牢牢固定重型鏡頭。感光元件前方的濾鏡能以每秒70,000次循環的超音波頻率震動,以便清除感光元件表面的灰塵。

33.可靠耐用,在嚴苛的拍攝環境下可耐風雨:因應專業人士要求,所有的機身縫隙及電池槽蓋、媒體間隔、端子外蓋和機殼接頭周圍均具備密封設計。灰塵和濕氣可能侵入處也經過重新檢測,確保攝影機在嚴苛的環境中能夠順利操作。

34.可進行專業拍攝長度的電池續航力:若需要長時間拍攝,也能使用相容的NP-FZ100大容量電池。在連接至相容的USB Type C®電源供應或可攜式行動電源時,USB-PD (電源供應)支援也可用於快速充電或連拍。

35.標記短片,高效後製:為了複雜的拍攝和更快的編輯處理時間,使用者可從選單或利用自訂按鈕將短片標記為「OK」、「NG」或「保留」。標記可在縮圖檢視和 Catalyst 軟體中查看,以便在編輯過程中快速過濾和選擇。

36.無線監控和遙控裝置:透過Monitor & Control應用程式將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連線相機,即可在更大的螢幕上進行無線監控、高精準曝光調整和對焦控制。

37.資料通訊支援現場的工作流程:具備無線5 GHz35/2.4 GHz LAN連線能力,也可將USB轉接乙太網路連接線連接至攝影機的USB Type-C®連接埠(支援SuperSpeed USB 5 Gbps (USB 3.2)),進而連線至1000BASE-T乙太網路。可透過安裝Sony Imaging Edge Desktop™應用程式的電腦或搭載 Imaging Edge Mobile™的行動裝置,從遠端控制拍攝工作。配備有線與無線FTP資料傳輸功能及遙控攝影功能,可在拍攝期間支援專業工作流程。

38.使用Catalyst順暢編輯中繼資料:Catalyst Browse和Catalyst Prepare軟體都是理想的後製工具。相機可記錄五種類型的中繼資料:LUT、影像穩定、對焦微變、相機旋轉和拍攝標記。在預覽和準備以Sony的免費應用程式Catalyst Browse或購買的Catalyst Prepare軟體進行編輯時,這些資料就能派上用場。

39.Creators' Cloud平台:結合Sony進階相機技術和雲端,是支援拍攝到製作等創意工作的平台。這裡也是供您盡情瀏覽,以及跟世界各地其他創作者共同創作的地方。探索網頁版、行動裝置版及電腦版 APP,這些APP將相機整合拍攝和製片APP及服務,進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詳細規格:

1.產品類型:可交換鏡頭式數位相機
2.鏡頭接環:E接環
3.尺寸與重量:
重量 (僅主機身) (約略值):715 g  (含電池與記憶卡)、630 g (僅機身)
重量 (包含隨附配件) (大約):1.015 kg (配備 XLR 握把、電池、SD 記憶卡)
規格 (寬 X 高 X 深) (機身不含凸起部分) (約略值):129.7 mm x 77.8 mm x 84.5 mm (機身不含凸起部分)
4.電源:
耗電量:[影片] 約7.3 W (裝上FE 28-70 mm F3.5-5.6 OSS鏡頭時),[靜態影像]約3.5 W (裝上FE 28-70 mm F3.5-5.6 OSS鏡頭時)
電池操作時間:約95分鐘 (實際錄製、CIPA標準)、 約135分鐘 (連續錄製、CIPA 標準)、約 570次拍攝 (靜態影像、CIPA標準)
5.操作溫度:0°C至40°C
6.儲存溫度:-20°C 至+55 °C
7.錄製格式 (視訊):
XAVC HS
[XAVC HS 4K] XAVC HS 4K 59.94p/50p 2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59.94p/50p 150 Mbps 4:2:0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59.94p/50p/23.98p 1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59.94p/50p 75 Mbps 4:2:0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59.94p/50p 45 Mbps 4:2:0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23.98p 100 Mbps 4:2:0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23.98p 50 Mbps 4:2:2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23.98p 50 Mbps 4:2:0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23.98p 30 Mbps 4:2:0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119.88p/100p 280 Mbps 4:2:2 10位元
MPEG-H HEVC/H.265、XAVC HS 4K 119.88p/100p 200 Mbps 4:2:0 10位元
MPEG-H HEVC/H.265
XAVC S
[XAVC S 4K] XAVC S 4K 59.94p/50p 2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4K 59.94p/50p 150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4K 29.97p/25p 14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4K 23.98p 1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4K 29.97p/25p/23.98p 100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4K 29.97p/25p/23.98p 60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4K 119.88p/100p 28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4K 119.88p/100p 200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HD] XAVC S HD 59.94p/50p/29.97p/25p/23.98p 5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HD 59.94p/50p/29.97p/25p/23.98p 50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HD 59.94p/50p 25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HD 29.97p/25p 16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HD 119.88p/100p 100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 HD 119.88p/100p 60 Mbps 4:2:0 8位元
MPEG-4 AVC/H.264,
XAVC S-I
[XAVC S-I 4K] XAVC S-I 4K 59.94p 6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4K 50p 5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4K 29.97p 3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4K 25p 25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4K 23.98p 24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HD] XAVC S-I HD 59.94p 222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HD 50p 185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HD 29.97p 111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HD 25p 93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XAVC S-I HD 23.98p 89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H.264,
XAVC S-I DCI
[XAVC S-I DCI 4K] XAVC S-I DCI 4K 59.94p 6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 / H.264、XAVC S-I DCI 4K 50p 5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 / H.264、XAVC S-I DCI 4K 29.97p 30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 / H.264、XAVC S-I DCI 4K 25p 25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 / H.264、XAVC S-I DCI 4K 23.98p/24.00p 240 Mbps 4:2:2 10位元
MPEG-4 AVC / H.264
8.錄製格式(音訊):LPCM 雙聲道 (48 kHz 16 位元)、LPCM 雙聲道 (48 kHz 24 位元)、LPCM 4 聲道 (48 kHz 24 位元)、MPEG-4 AAC-LC 雙聲道
9.錄製影格率:
XAVC HS:
[XAVC HS 4K]:3,840 x 2,160/119.88p、100p、59.94p、50p、23.98p
XAVC S
[XAVC S 4K] 3840x2160/119.88p、100p、59.94p、50p、29.97p、25p、23.98p,[XAVC S HD] 1920x1080/59.94p、50p、29.97p、25p、23.98p
XAVC S-I
[XAVC S-I 4K] 3840x2160/59.94p、50p、29.97p、25p、23.98p,[XAVC S-I HD] 1920x1080/59.94p、50p、29.97p、25p、23.98p
XAVC S-I DCI
[XAVC S-I DCI 4K] 4096x2160/59.94p、50p、29.97p、25p、23.98p、24.00p
10.慢動作與快動作:
XAVC HS
XAVC HS 4K:[NTSC 模式] 1fps、2fps、4fps、8fps、15fps、30fps、60fps、120fps,[PAL 模式] 1fps、2fps、3fps、6fps、12fps、25fps、50fps、100fps
XAVC S
XAVC S 4K:[NTSC 模式]:1 fps、2 fps、4 fps、8 fps、15 fps、30 fps、60 fps、120 fps;[PAL 模式]:1 fps、2 fps、3 fps、6 fps、12 fps、25 fps、50 fps、100 fps;XAVC S HD:[NTSC 模式]:1 fps、2 fps、4 fps、8 fps、15 fps、30 fps、60 fps、120 fps、240 fps2;[PAL 模式]:1 fps、2 fps、3 fps、6 fps、12 fps、25 fps、50 fps、100 fps、200 fps3
XAVC S-I
XAVC S-I 4K:[NTSC 模式] 1fps、2fps、4fps、8fps、15fps、30fps、60fps、120fps,[PAL 模式] 1fps、2fps、3fps、6fps、12fps、25fps、50fps、100fps,XAVC S-I HD:[NTSC 模式] 1fps、2fps、4fps、8fps、15fps、30fps、60fps、120fps、240fps4,[PAL 模式] 1fps、2fps、3fps、6fps、12fps、25fps、50fps、100fps、200fps5
XAVC S-I DCI
XAVC S-I DCI 4K:24.00p:1fps、2fps、3fps、6fps、12fps、24fps、48fps、[NTSC 模式] 59.94p/29.97p/23.98p:1fps、2fps、4fps、8fps、15fps、30fps、60fps、[PAL 模式] 50p/25p:1fps、2fps、3fps、6fps、12fps、25fps、50fps
11.錄製/播放時間:
XAVC HS
[XAVC HS 4K]:
59.94p/50p,200 M;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80分鐘;使用CEA-G80T (75 GB)時:約40分鐘,
59.94p/50p,150 M;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100分鐘;使用 CEA-G80T (80 GB)時:約50分鐘,
59.94p/50p,100 M;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150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時:約80分鐘,
59.94p/50p,75 M;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 190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時:約95分鐘,
59.94p/50p,45 M;使用CEA-G160T (160 GB) 時:約290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 時:約140分鐘
XAVC S
[XAVC S 4K]:
59.94p/50p,200 M;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80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時:約40分鐘,
59.94p/50p,150 M;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100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時:約50分鐘,
[XAVC S HD]:
59.94p/50p,50M;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270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時:約130分鐘,
59.94p/50p,25 M;使用CEA-G160T (160 GB) 時:約430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時:約210分鐘
XAVC S-I
[XAVC S-I 4K]:
XAVC S-I 4K
59.94p/50p;使用CEA-G160T (160 GB) 時:約25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 時:約10分鐘,
[XAVC S-I HD]:
59.94p/50p;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75分鐘;使用CEA-G80T (80 GB)時:約35分鐘
XAVC S-I DCI:
[XAVC S-I DCI 4K]
59.94p/50p使用CEA-G160T (160 GB)時約25分鐘;使用CEA-G80T (80GB)時約10分鐘
12.音訊代理檔案:XAVC代理檔案錄影模式:AAC-LC,128 kbps,2聲道
13.影片代理檔案:
[XAVC HS HD] MPEG-H HEVC/H.265 1920 x 1080 4:2:0 10位元 16Mbps、
1920 x 1080 4:2:0 10位元 9Mbps、
[XAVC S HD]MPEG-4 AVC/H.264 1280 x 720 4:2:0 8位元 6Mbps
14.RAW輸出:RAW輸出:HDMI:4,264 x 2,408 (59.94p/50p/29.97p/25p/23.98p),16位元
15.其他影片功能:影片功能:音量顯示、錄製音量、TC/UB、創意外觀、Gamma 顯示輔助、PAL/NTSC選擇器
16.感光元件規格:35 mm全片幅(35.6 x 23.8 mm),Exmor R CMOS感光元件
17.像素:影片可使用約1,030萬像素(有效),靜態影像可使用約1,210萬像素 (有效),約1,290萬像素(總共)
18.感度:[影片]相當於ISO 80-102400 (可上擴充至ISO 409600)、自動(ISO 80-12800,可選擇上下限)、[靜態影像] ISO 80-102400 (可擴充至ISO 40-409600)、自動(ISO 80-12800,可選擇上下限)
19.快門速度:影片:1/8,000至1/4 (1/3級),自動模式最高達1/60 (自動慢速快門模式最高達 1/30),靜態影像:1/8,000至30 秒、B快門
20.白平衡模式:自動/日光/陰影/陰天/白熾燈/螢光燈/閃光燈/水中/色溫 (2500至9900K)與分色濾光片/自訂
21.GAMMA曲線:關閉/PP1-PP6、PP10-PP11、參數:黑色階調、Gamma(影片、靜態、S-Cinetone、Cine1-4、ITU709、S-Log3、HLG、HLG1-3)、黑色Gamma、膝點、色彩模式、飽和度、色彩相位、色彩深度、細節、複製、重設/PPLUT1-4、參數:基本外觀
22.動態範圍:15+級(S-Log3)
23.對焦系統:
類型:高速混合式自動對焦 (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對比式偵測自動對焦)
對焦點:[影片] 627點,[靜態影像] 35 mm全片幅:759點 (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
感度範圍:EV -6至EV 20 (相當於在ISO 100時使用F2.0鏡頭)
對焦模式:[影片] AF-C、MF,[靜態影像] AF-A (自動對焦)、AF-S (單次自動對焦)、AF-C (連續自動對焦)、DMF (直接手動對焦)、手動對焦
對焦區域:[影片]寬/區域/中央鎖定/定點/擴充定點 [靜態影像] 寬/區域/中央鎖定/定點/擴充定點/追蹤
24.其他對焦功能:人眼追蹤對焦 ([影片] 人類 (選擇右/左眼),[靜態影像] 人類 (選擇右/左眼)/動物)、[影片] 自動對焦主體切換感度、[影片] 自動對焦轉換速度、[靜態] 自動對焦追蹤感度、面孔偵測 (自動對焦模式的臉部先決)、多重測光模式的臉部先決、登錄臉部先決、對焦放大鏡 (35 mm 全片幅:2.1 倍/4.1 倍 APS-C:1.5 倍/3.0 倍)
25.曝光控制:
測光感度:EV -3至EV 20 (相當於在ISO 100時使用F2.0鏡頭)
曝光模式:[影片]程式化自動曝光(P)/光圈先決(A)/快門先決(S)/手動(M)/彈性曝光模式、[靜態影像] 程式化自動曝光(P)/光圈先決(A)/快門先決(S)/手動(M)
26.錄製 (靜態影像):
錄製格式:JPEG (與 DCF 2.0版、Exif 2.32版、MPF Baseline相容)、HEIF (與MPEG-A MIAF相容)、RAW (與Sony ARW 5.0格式相容)
影像大小:影像大小[3:2] 35 mm全片幅,大:12M、中:5.1M、小:3.0M,APS-C 大:5.1M、中:3.0M、小:1.3M,影像大小 [4:3] 35 mm 全片幅,大:11M、中:4.6M、小:2.7M,APS-C 大:4.6M、中:2.7M、小:1.1M 影像大小,[16:9] 35 mm 全片幅,大:10M、中:4.3M、小:2.6M,APS-C 大:4.3M、中:2.6M、小:1.1M,影像大小 [1:1] 35 mm 全片幅,大:8M、中:3.4M、小:2.0M,APS-C 大:3.4M、中:2.0M、小:0.8M
27.播放功能:索引檢視、資料夾選擇 (日期/靜態影像/影片)、相片擷取、4 聲道音訊監控、自動檢閱 (靜態影像)、調整影像方向 (靜態影像)、保護 (靜態影像)、評分 (靜態影像)、顯示連拍照片組 (靜態影像)
28.介面:
TC 輸入/TC 輸出:Multi/Micro USB、TC IN6
音訊輸入:3.5 mm 立體聲迷你插孔、XLR 握把:[輸入1][輸入 2] XLR/TRS型3 孔(母) (x2),line/mic/mic +48 V可選用,麥克風參考-40至-60 dBu/[輸入3] 3.5 mm立體聲迷你插孔)
USB:USB Type-C
耳機輸出:有 (3.5 mm立體聲迷你插孔)
揚聲器輸出:內建、單聲道
HDMI輸出:HDMI插孔 (Type-A)、YCbCr 4:2:2 10位元/ RGB 8位元
MI智慧型配件熱靴:透過數位音訊介面
藍牙:藍牙標準版本5.0 (2.4GHz頻段))
29.媒體類型:CFexpress Type A/SD記憶卡(x2),同步錄製、排序、自動切換媒體、複製
30.顯示幕:LCD:7.5 cm (3.0型),約236 萬點,觸控面板,開放式角度:約176度,旋轉角度:約270度
31.內建麥克風:內建,立體聲
32.檔案系統:FAT12、16、32、exFAT
33.變焦功能:變焦環旋轉、清晰影像變焦 ([影片]約1.5倍(4K)、約2倍(HD),[靜態影像]約2倍),數位變焦 ([影片] 35 mm全片幅:約4倍、APS-C:約4倍,[靜態影像] 35 mm 全片幅:大:約 4倍、中:約6.1倍、小:約8倍、APS-C:大:約4倍,中:約5.2倍,小:約8倍),智慧變焦 ([靜態影像] 35 mm全片幅:中:約1.5倍、小:約2倍、APS-C:中:約1.3倍、小:約2倍)
34.快門:機械快門/電子快門
35.過片模式:單拍、連拍 (可選擇最高/高/中/低)、自拍計時器、自拍計時器 (連拍)、包圍曝光: 單張、包圍曝光:連拍、白平衡包圍、DRO包圍
36.連拍速度:Hi+:10 fps,高:8 fps,中:6 fps,低:3 fps
37.雜訊抑制:長時間曝光雜訊抑制:開啟/關閉,可用於長於1秒的快門速度、高ISO雜訊抑制:一般/低/關閉
38.閃光燈控制:Sony的α System閃光燈與MI智慧型配件熱靴相容,可為相容於自動鎖定配件熱靴的閃光燈裝設熱靴轉接器,閃光燈同步速度為1/250秒。
39.其他靜態影像功能:電子前簾快門、靜音拍攝功能、抗閃爍拍攝
40.影像穩定技術:
類型:具備5軸補償的感光元件位移機制 (補償效果視鏡頭規格而定)
模式:[影片] 動態/標準/關閉,[靜態影像]開啟/關閉
補償效果 (靜態影像):5.5級 (根據CIPA標準。僅限縱搖/橫搖。掛載Planar T* FE 50 mm F1.4 ZA鏡頭。關閉長時間曝光雜訊抑制。)
41.自訂功能:自訂按鍵設定、我的選單、我的轉盤設定、一般自訂拍攝設定
42.鏡頭補償:陰影、色差、失真、微變 (影片)
43.Wi-Fi/NFC:
支援格式:IEEE 802.11a/b/g/n/ac
頻段:2.4 GHz頻段/5 GHz頻段
安全性:WEP/WPA-PSK/WPA2-PSK
44.FTP傳輸:有線 LAN (USB-LAN)、USB 網路共享、Wi-Fi
45.隨附配件:充電電池NP-FZ100;電池充電器BC-ZD1;XLR操作把手;配件熱靴套件;機身蓋;配件熱靴蓋;握把熱靴蓋
 

ILME-FX3A.pdf